第89章 全面铺开(3 / 3)

。要建立根据地,只有军事上的占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杨解放最终决定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决定采用比较温和的“减租减息”政策。说到减租减息,历史书上有记载;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施行的土地政策。杨解放在穿越后从各个渠道了解到,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广州,我党就在国民大会上提出了这个政策,而且得到了国民党入会代表的一致认同;在当时的广州政府控制区域全面推行,由此奠定了北伐的群众基础。随着北伐的胜利,这个政策本应该被推而广之。但是,蒋汪二人先后背叛革命,注定了这个政策不会被继续推行下去。

杨解放从中找到了自己要实施的政治纲领的法理依据;这个政策虽然没有继续推行,但在法理上依然有效。有了这个法理依据,将来就不会过分地刺激老蒋,招来他无休止地围剿。杨解放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主要是为了应对十年后的那场浩劫,而不是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内战中。

几天之后,杨解放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口号,写下了第一份施政纲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实施了。想要实施这份政策,就得有一帮合用的人才。杨解放手下现在没有合用政工干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教导队。于是,这份施政纲领就成了教导队的学习教材。

这天下午,杨解放正在给教导队上课。徐家店驻守的守备中队派人前来报告,姜小珺和侴姑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帮年轻人,请杨解放下山去徐家店。杨解放喜出望外,让教导队自行学习,便骑马下了山。

在徐家店的被服厂里,杨解放见到了姜小珺和侴姑一行人。她们正在白荷的陪同下,参观被服厂。名义上,姜小珺招募这些人是来徐家店的产业园工作的。他们见了杨解放,便迎了过来。这群人有三十来人,其中有几个女子。令杨解放感到意外的是,姜庭瑄竟然也来了。

姜小珺先是介绍了杨解放,然后把她招来的这些人一一介绍给杨解放认识;都是高小毕业没两年的知识分子,杨解放一时间也记不住这么多人。其中有一对男女引起了杨解放的重视,男子叫杜国平、女子叫刘芳,是一对未婚夫妻。他们原先在烟台邮电局工作,杜国平是电报机维修员,刘芳是报务员。因为他们急需用钱,姜小珺便用一百大洋换他们辞去原来的工作,来到了徐家店。

杨解放先安排他们在徐家店住下,至于这些人能不能用?如何用?杨解放还得先观察一段时间。姜小珺表示也要住在这里,便带着这帮人去收拾自己的住处。

杨解放将姜庭瑄单独请到一边,询问他此行的目的。姜庭瑄直奔主题,说道:“中村君在汇丰银行签了一份小麦期货买卖协议,重量达一百万吨。小杨,这次就全靠你了,只要能涨,我们就能大赚一笔;可若是跌价,那就得赔钱。”杨解放回道:“多了不敢说,十块钱的涨幅还是可以保证的。”根据往年的行情,每吨小麦的价格一般是两百多大洋。十块钱的涨幅其实并不大。姜庭瑄颇为激动,说道:“若是如此,当能大赚一笔。”

杨解放没有他那么激动,反问道:“中村义男现在哪里?回日本了吗?”姜庭瑄回道:“还没有,他去上海找小笠原去了。不过,你的那份采购订单,已经通过电报发到了日本,那边已经在着手备货了。嗯,你那天的预测还真准!蒋总司令果然对共产党动手了,还将宁案嫁祸给了共产党。”说完,他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杨解放只是稍微瞄了一眼就放下了,四一二政变果然发生了,意料之中、超乎愤怒之外。但是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杨解放强行压下怒火,追问道:“中村义男去上海只是找小笠原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