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纽伦堡(1 / 4)

是,教宗 覆舟水 4233 字 2个月前

莱茵兰,意指“莱茵河流淌过的土地”,意大利的波河、德意志的莱茵河、东南欧的多瑙河、英格兰的泰晤士河以及法兰西的塞纳河,构成了复杂的水网系统,养育着沿河流域的上亿欧罗巴居民。

在遥远的古罗马时代,彼时的德意志大地被多如牛毛的部落首领统治着,彼时的莱茵河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字。可考的莱茵(Rhēnu)一词首次出现于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地理志》,书中以罗马为中心,记载了西至不列颠与伊比利亚,东至安纳托利亚与埃及的地理情志。

在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的《高卢战记》,同样使用拉丁语Rhenu记载了日耳曼蛮族口中的Rīn,意即“波涛汹涌的河”或“翻滚流淌的河”。罗马诗人卡图卢斯在其歌颂凯撒大帝功绩的诗篇中如此赞颂道:“……追寻伟大恺撒留下的足迹,徒步穿越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直至高卢的莱茵河(Rhenu)、可怖的海峡和世界尽头的不列颠……”

而德意志一词同样并非日耳曼人对自己的称谓,法兰克时期的西方人(相对于日耳曼人而言)以Theodisca一词代指莱茵河以东的蛮族部落。而德意志正式成为国名,则要追溯到《凡尔登公约》将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之后,“日耳曼人”路易统治着一片从未被罗马人或法兰克人长久征服的土地,他便以“东法兰克与德意志的国王”为称号,以此交换日耳曼部族的效忠,这便是现代德国的前身。

就像许多现代学者指责印度(India)与中国(Cha)的国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德意志与莱茵河亦带有强烈的古罗马中心主义色彩,是征服者强加给日耳曼人的别名。甚至连带日耳曼一词本身,都是拉丁语中的Gerani,意即“临近的(Ger)”“人(ani)”,和乌克兰(УКРА?НА)的本意为“边疆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莱茵兰地区的美因茨主教辖区是罗贝尔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在前往美因茨之前,他们一行人先需要经过纽伦堡自由市,南德意志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没有之一。

纽伦堡,拜恩(巴伐利亚)州第二大贸易城市,地处佩格尼茨河畔小盆地,四季多雨,土地肥沃。这里的平均最高气温只有不到23摄氏度,最低气温也在10摄氏度以上,名副其实的人类宜居,四季如春,是故又被称为“德国成都”。

正如前文所说,纽伦堡的城市内保存有德意志皇帝的剑与印章——当然,只是副本——拥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称纽伦堡为"日耳曼的眼和耳"。而纽伦堡在现代历史最重要的两段故事分别起源于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与纳粹党的活动。

1919年,巴伐利亚工人起义,独立社会民主党(SPD)的斯巴达克派在纽伦堡与慕尼黑等城市建立起巴伐利亚工人共和国,最终被镇压。1933年,希特勒将纽伦堡定为纳粹党的会盟基地,每年超50万纳粹党员聚集于此举办峰会。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战犯于纽伦堡举办了名留青史的“纽伦堡大审判”,与“东京大审判”并列为二战终结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423年,纽伦堡被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设为皇帝直辖的商业自由市,其工商税与关税的四成上交给维也纳,其余则留在本地作为地方发展专项资金。阿尔布雷希特死后,遗腹子拉迪斯劳斯年幼,继业者弗雷德里克三世受制于国内大贵族的掣肘,放松了对外围直辖区的管理,纽伦堡和雷根斯堡等自由市渐渐脱离维也纳控制,不再上交税金,仅保留口头上的效忠承诺。

或许,弗雷德里克还留了恩威并施地拉拢自由市人心的小心思,但罗贝尔没时间也没能力替他解决这些问题。

他的目标明确,莱茵兰。若非普法尔茨侯国的首都海德堡恰好处于前往莱茵兰的路上,他都不可能痛快地接受克莱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