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二章 黄忠、华佗(5 / 6)

但是有脾气还往外使。华佗则是自己受着,不给王言甩脸色。当然了,也是他跟王言交流一番,认为王言真的是要干实事儿的,王言说的他都信。毕竟这些都是实际情况,是需要看到的,不能作假。只不过是王大将军的霸道,他不很喜欢。

只能留着王言自己一人身负恶名了,毕竟谁能知道,几十年以后,华佗会被老曹砍了呢。他这是提前几十年救了华佗的性命啊,实在是做好事难得好名啊,谁人能懂大将军的苦心。

知己难寻,知己难寻啊……

在看过了辽东的情况之后,华佗心中的那点儿憋屈就彻底的消失无踪了。实在是大将军真的待民甚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好的。

而且在建立医疗体系的这件事上,大将军真的有实际行动。辽东之地,医疗条件最好的肯定是徒河,但是其他县城,也有大的医馆,只有医治不了的,才会跑到徒河找大将军看病。另外还有专门的接生妇女,整个辽东,就大肚子妇女不稀奇,哪里都是。

华佗亲自跟着妇女去看了接生,发觉十分专业,又了解过具体的孕妇、婴儿死亡数据,深感王言深谋远虑,敢想敢做。

他感觉辽东这里自有一股生气,安居乐业四个字用在辽东正好,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他现在做的事,就是在文昌阁看各种的粗浅的、精深的医书,同时在徒河处理其他县城的医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带着几个他看着顺眼,感觉颇有潜质的士子一起。

是的,就是士子。得益于王言提出来的分门别类,专项研究,很多士子已经转行,不搞经学了,这是一种自然的转变。不管是豪族亦或寒门出身,不管是因为爱好,还是因为前途,王言这里都能给予一条出路。既然如此,有一部分人信任王言,觉得王言不会败亡,能够保留住前途,那么他们自然便会选择爱好的。

华佗来此,王言给了很高的礼遇,还让华佗做大医令,其他于医道有几分建树的士子、医者自然都是不服的,所以华佗为什么叫华佗?因为他是华佗。只露上那么两手,便彻底降服了他们。

除了看书、治病、教弟子,华佗还十分关心医学的建设,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事,专门培养医者的学校,他不敢不关心。对于其中的功能,对于教学制度,他不断的苦思,也会找王言商议。

他亦立志,救治万民,当自医学始……

黄忠则是简单许多,只要王言能让他儿子多活几年,轻松的活几年,他就给王言当牛做马,十分纯粹。喝了几副药,又行针灸之法,将养两月,黄叙的情况便好转许多。身体有了力气,食欲也好了,虽然偶尔还是会感觉身体疲惫、阵痛,但比之以往,已是好了太多。

这让黄忠大喜,就差给大将军掏心掏肺了。

王言说话算话,直接跟豪族要了几个十八岁以上的女人,带着家属来辽东,选了两个比较不错的,分别许给了黄忠和华佗。

都是老树开花,为的也都是传宗接代,黄忠态度积极,因他想让黄叙放心。华佗就差点儿意思,他一个人习惯了,也不好这一口。反正不管怎么说,俩人都是接受了。

华佗不愧养生高手,俩月就有了消息,倒是更积极的黄忠没什么动静。王言给看了一下,是早年练功有些暗伤,喝药调养了仨月,也成功的让新媳妇怀了孕。

现在儿子有救了,新媳妇也怀孕了,黄忠就迫切的表示要给王大将军做事。

考虑到黄忠爱子的情况,王言并没有把黄忠安排的太远额,只是加入到了驻守徒河城的民兵振武卫,成为了一名最底层的小卒。

民兵和正编部队都是一样的军纪、军制,不过是训练强度不一样。但时至今日,其实即便是民兵,训练强度也不比正编部队差,因为都能吃的饱。正编待遇好,更有前途,他